【認識認知偏誤】人類中心思維

認知偏誤說明:什麼是人類中心思維?

「人類中心思維(Anthropocentric Thinking)」指的是:人類總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主角,萬物的存在是為了我們,宇宙的秩序也以我們為核心。
這種思維讓我們很難接受與人無關,甚至無利可圖的真相。即使證據明確,只要不合人類直覺或利益,就容易被忽視、扭曲、排斥。

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偏誤,不只發生在過去的宗教或天文觀,今天也廣泛存在於生態、科技、醫學與教育的判斷之中。


小故事:哥白尼與「太陽怎麼可能不是繞著我轉?」

在很久以前,人們抬頭望向天空,看見太陽東升西落,月亮變換形狀,星星循環而動。他們說:「當然是太陽繞著地球轉啊,不然我們怎麼會看到這些現象?」

這個「地心說」不只是觀察結果,更是一種信仰。它說明了上帝的安排、人類的特別,地球就是整個宇宙的中心。

這種信仰持續了一千多年,直到出現一位名叫哥白尼的波蘭人。

哥白尼觀察天體的運行,發現「地心說」其實漏洞百出。行星的運動軌跡像是亂畫的圈圈,要靠複雜的數學修補才能勉強解釋現象。他懷疑:「如果,是地球在轉,而太陽在中間,會不會一切都更合理?」

他寫下一本書,提出「日心說」:地球不是中心,太陽才是,地球和其他行星繞著太陽轉。

這個觀點,在今天看來沒什麼了不起,但當時卻像是說「人不是世界的主角」一樣荒謬。教會拒絕、學者攻擊、社會譏諷。因為它挑戰了不只是天文學,更是人類中心的自尊。

直到他死後幾十年,伽利略等人持續證明他的觀點,「日心說」才逐漸被接受,人類才開始學會——這個宇宙,不是為我們設計的。


說給孩子的提問

  • 你覺得為什麼大家一開始會相信地球是宇宙中心?這樣的想法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?
  • 如果你是哥白尼,你會選擇說出你的發現嗎?還是默默藏起來?為什麼?
  • 你有沒有遇過一種情況,大家都這麼說、這麼做,但你心裡覺得哪裡怪怪的?
  • 你覺得「人類不是最特別的生物」這種想法可怕嗎?還是你覺得這樣也挺自由的?
  • 你想當那個相信一切為人服務的老學者,還是敢說出「我們也許只是其中之一」的哥白尼?為什麼?

應用備註

「人類中心思維」不是古老的迷信,而是今天仍然深植在我們生活選擇中的一種盲點:

醫療與科學的誤判

  • 人類經常以為「科技總能解決問題」,但忽略了自然的複雜性與限制。
  • 醫療選擇中,有些療法對人體本能反應未必有利,卻因符合「控制一切」的假設而被廣泛接受(如過度干預的生產方式、強制性的免疫程序等)。

生態與環境觀念

  • 人們認為大自然存在是為了被人類使用,導致環境破壞合理化。
  • 當生物多樣性或氣候議題被提出時,很多人會問:「這會不會影響人類經濟?」而不是先問「這樣做對地球整體有沒有傷害?」

教育與價值觀輸出

  • 教育制度以人類語言、思考方式為中心,排除了其他生命感知世界的可能性。
  • 對非主流、非人類化的思維(如AI或動物權)的排斥,反映的也是這種中心傾向。

作為父母或教育者,我們可以這樣引導孩子與自己:

在學習與觀察中,提醒自己「不一定是為我們設計的」、「不一定是為了好用才存在」。

讓孩子理解:「不是因為我們看見太陽移動,它就真的繞著我們轉」— 很多我們以為的「常識」,可能只是方便我們活下去的假象。

鼓勵孩子面對新觀點時,不先問「對我有沒有幫助」,而是問「這樣說,有沒有可能是真的?」


就像哥白尼的日心說,並不讓人更舒服,但讓人更接近真相。

Total
0
Shares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Previous Article

【認識認知偏誤】錨定效應

Next Article

面對媒體世界,我們應該如何選擇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