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知偏誤說明:什麼是自動化偏見?
「自動化偏見(Automation Bias)」是指人們在做決策時,過度依賴自動化系統或過去經驗的結果,而忽略了新的、可能更重要的信息或警告信號。這種偏見會讓我們覺得「系統不會出錯」,而因此忽視應該注意的細節或徵兆。這樣的偏見常見於各種現代科技應用中,像是導航系統、飛行控制、甚至是醫療診斷。
舉個例子,有時候在駕駛中,當導航系統顯示需要轉彎時,我們可能會完全依賴它,而忽視了前方的交通狀況,結果錯過了重要的警告。
小故事:泰坦尼克號的沉沒
很久以前,有一艘世界上最大的船,叫做泰坦尼克號。這艘船非常豪華,船上有美麗的餐廳、游泳池和豪華的房間。大家都覺得這艘船非常安全,根本不可能沉沒。人們把它稱為“無敵船”。
一天,泰坦尼克號從英國出發,開往美國。船員們正忙著工作,大家也在享受旅程。可是,船上有一位瞭望員,突然發現遠處有一塊大冰塊。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,他急忙跑去告訴船長。
可是,船長聽到這個消息後,並沒有立刻相信。他想:「這艘船太大了,冰塊不可能對我們造成影響。我們有最新的技術,這艘船不可能沉!」他過度依賴船上的自動化系統,認為船上的一切都是萬無一失的。
船員們也沒有再進一步警覺,繼續按照計劃航行,直到它撞上了那個冰山。船體受損,開始沉沒。船上的人們大聲驚慌,這艘被認為永遠不會沉的船,最終還是沉了。
泰坦尼克號的沉沒並不是因為船本身不夠強大,而是因為大家過於相信那台自動化的系統,覺得船一定能夠安全航行,而忽略了來自瞭望員的警告。這種依賴自動化系統的心理,最終讓船走向了毀滅。
說給孩子的提問
- 你覺得為什麼大家會相信「這艘船永遠不會沉」?
- 如果你是船長,你會怎麼做?你會聽取警告嗎?
- 有沒有過你覺得「這件事應該不會出錯」,結果卻真的出錯了?比如當你玩遊戲或做作業時,有沒有想過自己可以很順利,但最後卻碰到難題?
- 如果你開車,導航告訴你要轉彎,但你看到前方有障礙物,你會怎麼做?是聽從導航還是自己決定?
應用備註
1. 醫療與健康決策
當醫生依賴某些診斷系統或設備來做出判斷時,我們可能會過度依賴這些技術,而忽視病人的實際症狀。自動化偏見會讓我們覺得「系統應該不會錯」,從而錯過一些病理徵兆。
2. 教育與學習
學生和老師也可能會過度依賴學校系統提供的「標準化測試」,而忽略了學生的獨特性。這種偏見讓學生只關注測試分數,而不是實際的學習和成長。
3. 日常生活與科技工具
我們習慣性地依賴各種智能設備和APP提供的建議,比如導航、購物推薦,甚至社交媒體推薦。有時候,這些建議並不是最好的選擇,但我們因為習慣性地信任這些系統,可能錯過其他更好的選擇。
引導應用建議:
和孩子一起討論「依賴系統並不等於總是正確」,鼓勵他學會在科技工具提供結果時,還能保持警覺與自主思考。
在家庭生活中,訓練孩子去質疑標準化的「解決方案」,並且學會思考問題的多樣性與可能的風險。
提醒孩子,即使是看似無所不能的「自動系統」也可能犯錯,我們應該學會如何在依賴這些系統的同時,保持足夠的警覺和反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