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寶一直哭,該怎麼辦?

其實,寶寶不是「一直在哭」,而是他還不會說話。
你也沒教他其他能表達需求的方式,那他當然只能哭。

試著換個角度思考:
如果我們沒有語言,只能用發聲來溝通,那我們會怎麼做?

想像今天我對你說了一聲:「哇」,然後你餵我吃飯。
下次我肚子餓時,我會再說一次「哇」。
因為我發現,只要我說「哇」,就會有東西吃。

這就是人類最原始的學習邏輯:「發出訊號 → 得到結果 → 建立關聯」。

寶寶的哭聲,其實就是在試著「建立溝通模式」。


所以,與其每次他哭你就抱、就餵,不如你反過來 設計一套「他能學會的語言」給他。

比如這樣:

有一次,他不小心笑了。你把他抱起來玩。
第二次,他又笑了。你又抱他起來。

幾次之後,他就會學會:「原來笑,就可以讓人來抱我。」

這就是一個新的溝通通道的誕生。你在獎勵他非哭的表達方式。


反過來,也要斷開「哭=抱抱」的聯想。

當他哭的時候,你可以在旁邊陪他、安撫他,但不要把他抱起來。
這樣,他就不會把「哭」當作唯一能得到擁抱或需求回應的方式。

久而久之,他會開始用更多「非哭」的方式來表達情緒、需求,因為這些方式也有效。

總結:
哭不是問題,重點是你有沒有教他別的方式去表達。

如果你只用「被動反應」去處理哭,那寶寶只會學會:哭=得到一切。
但如果你願意用「主動引導」建立新的溝通方式,寶寶會越來越聰明、越來越穩定。

你不是在教他不哭,是教他會說「我想要」,而不只是「我受不了」。

Total
0
Shares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Previous Article

不是你沒做對,而是你被教錯了

Next Article

焦慮是什麼?為什麼我們講不清自己的情緒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