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認識認知偏誤】逆火效果

認知偏誤說明:什麼是逆火效果?

「逆火效果(Backfire Effect)」指的是:當人被告知自己錯了時,尤其是在自己很相信、很認同的事情上,不但不會改變想法,反而會更加堅持原本的觀點,甚至變本加厲。

這就像營火越潑水,火越旺。因為人們會覺得自己被攻擊,為了保護自尊和身份認同,反而強化錯誤的信念。

這種偏誤特別常見於爭論、說教、政治立場、醫療建議、親子溝通中 — 當你越用力想讓對方「接受真相」,對方反而越抗拒。


小故事:秦始皇與那些說真話的人

從前,中國有一位最強的皇帝,叫秦始皇。他統一六國,修築萬里長城,威風無比。

有一天,他決定一件大事:「把所有奇奇怪怪的書都燒掉,只留下我覺得對的書。」
他的臣子李斯說:「這樣一來,全國的人就不會再亂想亂說,大家只聽皇上的話,多好!」

但有些讀書人不這麼想。他們跑來勸皇帝:「您不應該燒書啊!書裡有智慧,能幫助後人學習!」

這些人說得很激動,語氣很重,彷彿是在罵皇帝愚蠢。
秦始皇聽了非常生氣,大叫:「你們是在懷疑朕的決定嗎?既然你們愛書,那就讓你們跟書一起消失!」

結果,不但書被燒了,說真話的人也被處罰了。

他們本來是想讓皇帝改變主意,沒想到反而讓皇帝更堅持自己的決定。


說給孩子的提問

  • 為什麼你覺得秦始皇不願意聽那些讀書人的話?
  • 如果你是那群讀書人,你會怎麼說話才能讓皇帝聽得進去?
  • 你有沒有過經驗,別人越說你錯,你越不想聽?
  • 為什麼有時候說「真話」反而讓人更不願意接受?
  • 你覺得「說對的話」重要,還是「讓人願意聽」比較重要?為什麼?

應用備註

逆火效果提醒我們:傳達資訊時不能只考慮「對不對」,還要顧及對方的心理防衛。幾個應用場景如下:

親子溝通:
直接告訴孩子「你錯了」通常會讓他們反感、防衛,而不是學會反省。比起直接指出錯誤,不如用故事、提問、引導方式慢慢讓孩子自己思考。

討論敏感話題:
父母常在疫苗、營養、教育選擇上,面對與其他親人不同的看法。請記住:不要急著辯贏,要慢慢種下質疑的種子。

自我反省與領導管理:
在家庭或團隊中,強行改變別人的想法可能會反效果。溝通時要注意語氣與時機,而不是只講「證據」。


這篇故事也能教孩子一個重要的社交智慧:有時候對的話,要用對的方法說,才有可能改變世界。

而不是像那些讀書人一樣,明明站在真理那邊,卻輸在說話的方式上。

Total
0
Shares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Previous Article

《哭,不是情緒》

Next Article

【認識認知偏誤】從眾效果